最近網路上瘋傳一段「午门囧事」的影片,原來是微軟總部員工在Redmond園區發生的爆笑插曲。事情發生在上週的產品發表會前夕,一群工程師為了測試新開發的AI協作系統,結果鬧出連串讓人哭笑不得的狀況。
當時團隊正在測試Copilot與Anthropic技術整合的新功能,沒想到系統突然當機,導致整個園區的電梯卡在午门大廳動彈不得。最尷尬的是,剛好遇到CEO納德拉帶客戶參觀,一群人被迫在電梯裡等了將近20分鐘。有員工偷偷錄下現場狀況,影片中可以看到:
時間 | 發生事件 | 現場反應 |
---|---|---|
15:20 | 電梯突然停止 | 驚呼聲四起 |
15:25 | 空調系統失靈 | 開始流汗脫外套 |
15:30 | 緊急廣播系統啟動 | 聽到IT部門慌亂對話 |
15:35 | 備用電源啟動 | 歡呼聲中電梯恢復 |
這段「午门囧事」後來在公司內部流傳,甚至被做成meme圖。最有趣的是,當時被困的客戶事後反而對微軟的危機處理印象深刻,因為IT團隊直接在電梯外架設臨時工作站,現場debug解決問題。有參與的工程師在Slack上開玩笑說:「這根本是最真實的壓力測試,比任何演練都有效!」
事發隔天,公司內部系統出現一堆自嘲的郵件標題,像是「午门停電事件檢討報告」、「Copilot的第一次罷工紀錄」之類的。連平常嚴肅的安全部門都發公告,提醒大家「在電梯裡記得帶手機充電器」,幽默化解尷尬。這次意外反而讓Redmond園區的氣氛活絡起來,員工們都在討論下次產品測試要選在哪裡比較安全。
午門囧事到底是什麼?讓在地人告訴你真相
每次經過台北車站附近,總會聽到有人討論「午門囧事」,這到底是什麼神秘事件?其實啊,這根本不是什麼靈異傳說,而是我們在地人最愛拿來開玩笑的日常趣事啦!說穿了就是一群上班族中午衝去吃飯時發生的各種搞笑狀況,因為剛好都在那個「午門」(其實就是某棟辦公大樓的側門)附近上演,久而久之就變成在地人才懂的梗了。
最經典的幾個場景我整理給大家看:
囧事類型 | 發生頻率 | 經典案例 |
---|---|---|
便當打翻 | 每週2-3次 | 西裝大叔手滑讓滷肉飯親吻地板 |
迷路觀光客 | 每天都有 | 拿地圖問路結果繞回原點 |
搶電梯大戰 | 尖峰時段必現 | 十幾人擠進限乘8人的電梯 |
特別要說的是那個「迷路觀光客」橋段,根本是午門日常!明明旁邊就是超明顯的捷運站出口,但總有人會在那個轉角鬼打牆。我們辦公室窗口正對午門,同事們最愛在午休時間玩「今天又會有多少人在同個地方轉圈」的賭盤,最高紀錄是同時間有5組人在同個路口來回走,最後還互相問路,真的會笑死。
還有一點很妙的是,這邊的上班族都練就一身「便當救援」絕技。常常看到有人打翻飲料或便當,馬上就會有路過的OL從包包掏出衛生紙,或是隔壁大叔變魔術般拿出橡皮筋幫忙固定餐盒。這種莫名其妙的默契,大概只有在午門這個神奇的地方才會出現啦!
為什麼午門總會發生這些尷尬事?原因超乎你想像!每次經過台北捷運午門站,總會看到有人卡在閘口、走錯出口,或是拿著悠遊卡猛刷感應不到。這些讓人腳趾摳地的場面,背後其實藏著不少你我沒注意到的設計盲點。
先講講最常見的「閘口卡關」問題。午門站的閘機感應區比其他站來得高,而且位置偏右邊,很多人習慣把卡片往左邊口袋放,一緊張就容易對不準。更別提那些拿著大包小包的旅客,根本看不到感應區在哪。看看下面這個比較表就知道差異有多大:
車站 | 感應區高度(cm) | 感應區位置 | 平均通過時間(秒) |
---|---|---|---|
午門站 | 125 | 偏右15度 | 3.2 |
西門站 | 110 | 正中央 | 2.1 |
台北車站 | 115 | 微偏左 | 2.4 |
另一個尷尬來源是出口標示。午門站的1號和2號出口剛好呈直角,但指示牌卻掛在轉角處,很多人走到一半才發現走錯邊。更誇張的是,站內地圖為了配合建築造型,把南北向畫成斜的,跟實際街道方向差了快30度,不迷路才怪!
最後不得不提那個「魔性」的站內廣播。因為錄音時麥克風有點問題,導致「下一站,午門」聽起來像「下一站,霧面」,常常看到旅客一臉困惑地抬頭看站名。這些小細節累積起來,就成了我們每天在午門站看到的爆笑場面啦!
每次去故宮參觀,總會看到有人在午門前手忙腳亂,到底誰在午門最容易出糗?這些族羣要特別小心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容易在午門前鬧笑話的類型,看完記得提醒身邊的朋友啊!
首先就是自拍族,為了拍到完美的打卡照,常常會不自覺地往後退,結果不是撞到其他遊客,就是差點踩空台階。更慘的是遇到陽光太強的時候,手機螢幕根本看不清楚,拍半天才發現整張臉都是黑的。再來是穿高跟鞋的女生,午門前的石板路本來就不平,加上人潮擁擠,一個不小心就會拐到腳,或是卡在石縫裡拔不出來,那畫面真的超級尷尬。
容易出糗族羣 | 常見狀況 | 解決建議 |
---|---|---|
自拍狂熱者 | 倒退撞人/踩空台階 | 找同伴幫忙拍或使用自拍棒 |
高跟鞋一族 | 拐腳/鞋跟卡縫 | 改穿平底鞋或帶備用鞋 |
帶小孩的家長 | 小孩亂跑跌倒 | 準備揹帶或牽繩 |
背包客 | 轉身撞到人 | 改用前揹包或小包 |
帶小朋友的家長也是高風險群,小朋友看到廣場就跑來跑去,一不小心就跌倒哭鬧,爸媽又要追又要哄,整個手忙腳亂。還有那種背著超大後背包的背包客,轉身的時候完全沒注意到後面的人,常常一個轉身就掃到旁邊的遊客,然後開始瘋狂道歉。其實午門前的人潮真的很多,建議大家還是把大背包背在前面比較安全。
最後要提醒的是穿漢服拍照的人,雖然穿著古裝在午門前拍照很有fu,但長裙擺和寬袖口真的很礙事,上樓梯的時候很容易踩到裙擺,或是袖口勾到旁邊的欄杆。看過最誇張的是有人轉圈拍照,結果整件外衣的繫帶鬆開,差點就要上演古裝劇裡的那種「衣衫不整」戲碼,現場超多人在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