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mobile01看到好多人在討論「暗廳裝潢」的問題,特別是台灣小宅當道,採光不好的暗廳真的讓很多人頭痛。我自己前陣子剛裝潢完新家,也是遇到暗廳的狀況,來分享一下實際經驗給大家參考。
首先暗廳最怕的就是陰暗壓迫感,所以燈光設計絕對是重點。建議可以搭配多層次照明,像我們家就用軌道燈當主燈,搭配間接照明和立燈,整個空間馬上明亮起來。另外牆面顏色也很關鍵,淺色系絕對是首選,我們選了帶點灰調的米白色,看起來不會太死白又有放大效果。
這邊整理幾個暗廳裝潢的重點給大家:
項目 | 建議做法 | 注意事項 |
---|---|---|
燈光配置 | 主燈+間接照明+輔助燈具 | 色溫選3000-4000K最自然 |
牆面顏色 | 淺灰、米白等明亮色系 | 避免深色或飽和度高的顏色 |
地面材質 | 亮面磁磚或淺木地板 | 拋光石英磚反光效果不錯 |
家具選擇 | 低矮、線條簡潔的款式 | 避免過多大型櫃體造成壓迫 |
鏡面運用 | 在適當位置加入鏡面或玻璃元素 | 要注意風水鏡子不要對門 |
另外在mobile01看到有人分享用玻璃隔間取代實牆,這個方法真的超推!我們把客廳和書房間的牆面改成半透明玻璃,不僅採光變好,空間感也瞬間放大。不過要記得選霧面或帶紋路的玻璃,不然會很像辦公室XD。
收納部分也是暗廳要注意的,太多雜物會讓空間更陰暗。我們做了整面收納櫃但特別設計成懸浮式,下方打燈帶,既實用又能營造輕盈感。電視牆也保持簡潔,只用層板收納小物,避免整面櫃體帶來的壓迫。
最近在Mobile01看到好多人在討論「暗廳裝潢該怎麼規劃?Mobile01網友實戰經驗分享」,發現台灣很多老屋都有採光不足的問題。特別是那種夾在中間戶型的客廳,白天不開燈根本看不清楚,這種情況到底要怎麼裝潢才好?我整理了幾個網友們親身實測有效的解決方案,給正在煩惱的人參考看看。
首先最重要的是光線引導,網友們最推的就是用鏡面或玻璃材質來反射光線。像是有位住新北的網友分享,他在電視牆貼了大片茶鏡,瞬間讓整個客廳亮度提升30%。不過要特別注意鏡子不能正對大門或床鋪,這是風水大忌。另外也有人推薦用長虹玻璃做隔間,既能保持隱私又能讓光線穿透,一舉兩得。
再來就是人工光源的配置,這部分真的超重要!單純靠一盞主燈完全不夠,網友們建議要做多層次照明。像是天花板嵌燈搭配軌道燈,再加上落地燈或壁燈輔助,這樣才能避免陰影死角。有位台中網友還分享了他的燈光配置表:
燈具類型 | 瓦數 | 色溫 | 安裝位置 |
---|---|---|---|
嵌燈 | 7W | 4000K | 天花板四周 |
軌道燈 | 10W | 3000K | 電視牆上方 |
落地燈 | 5W | 2700K | 沙發角落 |
顏色選擇也是關鍵,暗廳最忌諱用深色系。網友們一致推薦牆面要用淺色系,像是米白、淺灰或淡藍色都很適合。地板則可以選淺木紋的超耐磨地板,反光效果比磁磚溫和又不會太冰冷。有網友分享他原本用深咖啡色牆面,後來改刷百合白,整個空間馬上變明亮,連鄰居來都問是不是開了什麼特別的燈。
收納規劃也要特別注意,暗廳最怕雜物堆積讓空間更陰暗。多位網友建議要做頂天立地的收納櫃,把雜物通通藏起來。櫃體最好選白色或淺木色,門片可以用亮面材質增加反光。有位高雄網友還分享他在系統櫃加裝LED燈條,不僅找東西更方便,還意外成為空間的裝飾亮點。
為什麼我家客廳採光差?暗廳裝潢必看解決方案,這可能是很多住在公寓或老房子的台灣人共同的煩惱。客廳光線不足不僅讓空間看起來陰暗壓抑,長期下來還會影響心情。其實造成採光差的原因很多,從建築結構到裝潢設計都有關係,今天就來幫大家分析幾個常見問題,並分享實用的改善方法。
首先要注意的是房屋本身的條件,像是客廳窗戶太小、朝向不對(例如面北)、或是被隔壁大樓擋住光線。如果是預售屋或新成屋,建議看房時特別留意採光時段;中古屋的話,可以觀察一天當中陽光進入室內的時間長短。另外,台灣常見的深色磁磚地板、厚重窗簾、隔間牆太多,這些裝潢選擇也會讓客廳看起來更暗。
採光問題類型 | 具體表現 | 改善建議 |
---|---|---|
建築結構問題 | 窗戶太小、面北向 | 考慮加大窗戶或開天窗 |
外部遮擋 | 鄰棟太近、陽台外推 | 使用淺色窗簾增加反光 |
室內裝潢不當 | 深色牆面、家具太滿 | 改用淺色系、減少雜物堆放 |
想要改善暗廳問題,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最直接的就是改變室內色彩配置,把深色牆面換成白色或米色等淺色系,天花板最好維持白色增加反光效果。地板部分建議選擇淺色木地板或拋光石英磚,避免使用深色系。家具擺放也要注意不要擋住主要光源,可以考慮用玻璃或鏡面材質的隔間,讓光線能夠穿透到客廳各個角落。
燈光配置更是暗廳改造的關鍵,除了主燈外,建議增加間接照明和重點照明。軌道燈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靈活調整照射角度;搭配落地燈或壁燈,能創造多層次的光影效果。現在很流行的LED燈條也可以用在電視牆或櫃體下方,既美觀又能補足環境光源。記得選擇色溫在3000-4000K之間的燈具,太冷的白光會讓空間感覺更冰冷。
小宅暗廳變明亮!設計師教你5個實用技巧
台灣好多小宅嘅廳都偏暗,尤其係無對外窗嘅單位,成日覺得好壓抑。不過唔使驚,今日就同大家分享幾個設計師常用嘅實用技巧,幫你將暗廳變身成明亮舒適嘅空間。
首先,牆面顏色真係好重要!淺色系牆面可以反射光線,建議選擇米白、淺灰或者淡藍色呢類柔和色調。如果怕太單調,可以局部用跳色點綴,但主色調一定要淺。
第二招係鏡面運用,設計師成日會喺暗廳加裝大鏡子或者鏡面材質嘅傢俬。鏡子唔單止可以反射光線,仲可以製造空間延伸感,一舉兩得。記住要將鏡子擺喺對住光源嘅位置,效果會更加好。
技巧 | 具體做法 | 注意事項 |
---|---|---|
燈光配置 | 多層次照明(主燈+間接光+重點照明) | 避免單一吸頂燈造成陰影 |
傢俬選擇 | 選用玻璃、亞克力等透光材質 | 避免過多深色大型傢俬 |
窗簾搭配 | 使用透光紗簾或百葉窗 | 避免厚重遮光布簾 |
另外,燈光設計絕對係暗廳嘅救星!唔好再依賴一盞吸頂燈啦,建議用軌道燈搭配立燈同埋壁燈,創造多層次光源。重點係要將燈光打向天花板同牆面,利用反射光線讓空間更均勻明亮。
最後一個秘訣係減少雜物堆積,暗廳最怕就係雜亂無章。盡量保持空間簡潔,收納櫃可以選擇淺色系或者有反光材質嘅款式。記住,留白嘅空間越多,光線反射效果就越好,成個廳自然會感覺更開闊明亮。
仲有一個小撇步就係地板材質,淺色木地板或者亮面磁磚都可以幫助提升整體亮度。如果預算有限,鋪張淺色系嘅大地毯都有類似效果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