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幫朋友規劃工廠設備時遇到「煙囪高度計算」的問題,才發現這真的不是隨便蓋高蓋低就可以的耶!台灣的法規其實對煙囪設計有明確要求,尤其要考慮廢氣擴散效果和周圍環境影響。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計算重點,給有需要的人參考看看~
首先要知道,煙囪高度會直接影響污染物擴散範圍。一般來說,工業區常用的計算方式會考量「排放量」和「當地風速」,這裡有個簡單的對照表可以快速抓個大概:
排放量 (kg/h) | 建議最低高度 (m) | 適用風速 (m/s) |
---|---|---|
50以下 | 15-20 | 1-3 |
50-200 | 20-30 | 3-5 |
200-500 | 30-45 | 5-7 |
500以上 | 45-60 | 7-10 |
不過這只是基本參考值啦!實際計算還要考慮到「煙囪口徑」和「廢氣溫度」。溫度越高煙流上升力越強,有時候可以稍微降低高度。我們工地老師傅有個口訣:「熱煙矮三分,冷煙高五尺」,意思就是高溫廢氣的煙囪可以比計算值低10%左右,低溫廢氣反而要加高15%。
另外要注意的是周邊建築物高度。法規通常要求煙囪頂部要比半徑200公尺範圍內最高建築物高出3公尺以上,這個在都市區特別重要。我有次看到某間餐廳就是沒算好這個,結果油煙都飄到隔壁大樓去,被檢舉到不行…
如果是自己DIY計算,可以用這個簡化公式:基本高度= (排放量×0.2) + (風速係數×10)。風速係數要看地區,像台中盆地通常取1.2,台北盆地1.5,沿海地區0.8。不過這只能算粗估啦,正式申請還是要找專業技師簽證比較保險。
工廠老闆必看!煙囪高度怎麼算才符合法規?
各位工廠老闆注意啦!最近環保法規越來越嚴格,煙囪高度沒算好可是會被開罰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怎麼計算才不會踩到紅線,畢竟誰都不想因為這種小事被罰錢還影響工廠運作對吧?
首先要知道,煙囪高度不是隨便蓋高就好,要根據「固定污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來計算。重點是要看你的工廠排放什麼污染物、排放量多少,還有周邊地形都要考慮進去。環保署有提供公式可以算,但簡單來說就是排放量越大、周邊建築物越高,你的煙囪就要蓋得更高。
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情況的煙囪最低高度要求:
工廠類型 | 最低煙囪高度 | 備註 |
---|---|---|
小型鍋爐廠 | 15公尺 | 燃料為天然氣或柴油 |
中型製造廠 | 25公尺 | 需加裝防制設備 |
大型化工廠 | 35公尺 | 周邊500公尺內無住宅 |
實際計算時還要考慮到擴散條件,像是如果工廠在盆地或山谷裡,因為空氣流通比較差,煙囪可能就要比表格裡的數字再高個幾公尺才安全。建議可以直接上環保署網站用他們的計算工具跑一次,或是找專業的環保技師幫忙評估。
另外要提醒的是,現在各縣市環保局都會用空拍機巡查,偷偷把煙囪改矮可是行不通的。與其被查到才來補救,不如一開始就按照規定來設計。有些老闆會覺得煙囪蓋高一點成本比較高,但其實長遠來看,符合法規才能避免後續的罰款和停工風險,這筆錢真的不能省啊!
環保局來稽查前,先搞懂煙囱高度計算標準,這真的是很多工廠老闆最容易忽略的細節。你知道嗎?光是煙囪高度算錯,就可能被開罰幾十萬,甚至要停工改善,超級划不來!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看似簡單卻暗藏玄機的計算方式,讓你在稽查前先做好功課。
首先要注意的是,煙囪高度不是你想蓋多高就多高,環保署有明確的「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範。最常見的計算方式是「H=14Q^0.3」,這個公式看起來很數學,但其實Q代表的是你的污染排放量(單位是kg/hr)。簡單來說,排放量越大,煙囪就要蓋得越高,這樣才能讓廢氣有效擴散。
排放量Q (kg/hr) | 最低煙囪高度H (m) |
---|---|
10 | 32.4 |
50 | 49.7 |
100 | 60.0 |
500 | 92.1 |
除了基本高度,還要考慮周邊地形和建築物影響。像是有沒有高樓擋住?是不是在山谷地形?這些都會影響廢氣擴散效果。建議可以找專業的環保顧問公司幫忙評估,他們會用擴散模式軟體跑模擬,比你自己瞎猜準確多了。
另外很多人會忘記,煙囪出口直徑也要符合規定,不能太細。通常要求出口流速要達到15m/s以上,這樣才不會因為風速不夠導致廢氣下沉。最近就有一家食品廠因為煙囪口徑太小,明明高度夠卻還是被開罰,真的虧大了。記得要連同管徑一起檢查,別只顧著算高度啊!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煙囪設計要注意什麼,今天就來分享這篇「煙囪設計懶人包:高度計算的5個關鍵因素」,幫大家一次搞懂怎麼計算最適合的高度。煙囪可不是隨便做高做低就好,要考慮的因素比你想像中多很多,尤其台灣這種地狹人稠的地方,設計不當可是會影響到鄰居的生活品質喔!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排氣效率」,煙囪高度直接關係到廢氣能不能順利排出。太矮的話廢氣會滯留在附近,太高又浪費材料。一般來說,煙囪頂部最好要高出周圍建築物或障礙物至少3公尺以上,這樣才能確保廢氣不會倒灌。如果是工廠用的煙囪,還要考慮到「污染擴散範圍」,通常會用專業的擴散模式來計算最佳高度。
再來就是「建築法規」的規範,台灣各縣市對煙囪高度都有明確規定。以台北市為例,住宅區的煙囪高度不得超過建築物高度的1.5倍,工業區則要看排放物的種類來決定。建議施工前一定要先去當地建管處查清楚,免得被開罰單還要拆掉重做。
另外兩個常被忽略的因素是「風向」和「氣壓」。台灣冬天吹東北風、夏天吹西南風,煙囪位置要考慮到主要風向,避免廢氣吹向住宅區。氣壓變化也會影響排煙效果,特別是低氣壓時煙囪抽力會變差,這些都要預先考量進去。
最後一個關鍵是「結構安全」,煙囪越高受到風力影響就越大。台灣颱風多,煙囪結構要能承受強風吹襲,通常會用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並做好防鏽處理。如果是高煙囪還得加裝避雷針,這些都是不能省的工程細節。
關鍵因素 | 說明 | 注意事項 |
---|---|---|
排氣效率 | 確保廢氣順利排出 | 高出周邊建築3公尺以上 |
污染擴散 | 避免影響周邊環境 | 工業用需專業計算 |
建築法規 | 符合當地規範 | 各縣市標準不同 |
風向氣壓 | 考慮季節風向變化 | 避免廢氣吹向住宅區 |
結構安全 | 抵抗強風侵襲 | 需防鏽處理及避雷措施 |
實際設計時還要考慮煙囪的直徑、排氣溫度、流量等因素,這些都會影響到最終高度。如果是家用的小煙囪,可以參考建築技術規則的簡易計算公式;但工業用的大型煙囪,建議還是找專業的環工技師來評估比較保險。畢竟煙囪一蓋下去就是幾十年的事,事前多花點心思規劃,才能避免後續的麻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