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肝経 五行穴」到底係咩黎,其實佢係中醫針灸入面好重要嘅一套穴位系統,同我地嘅肝經保養息息相關。肝經五行穴包括井、滎、輸、經、合五個穴位,每個穴位都有唔同特性同功效,識得用真係可以幫到手改善成日覺得好攰、眼乾同埋情緒唔穩定呢啲問題。

先同大家分享下肝經五行穴嘅基本資料:

穴位名稱 五行屬性 位置 主要功效
大敦穴 木(井穴) 大腳趾外側 疏肝理氣、清熱醒神
行間穴 火(滎穴) 足背第1、2趾間 瀉肝火、明目
太衝穴 土(輸穴) 足背第1、2蹠骨間 疏肝解鬱、調經
中封穴 金(經穴) 內踝前1寸 理氣止痛、通經活絡
曲泉穴 水(合穴) 膝內側橫紋端 滋補肝腎、利濕

呢排天氣時冷時熱,好多人肝火都比較旺,成日覺得口苦、眼澀,呢個時候就可以按壓行間穴同太衝穴。我習慣朝早同臨瞓前各按3分鐘,真係會覺得個人冇咁燥底。特別係太衝穴,中醫成日話佢係「消氣穴」,心情唔好嘅時候按真係會順氣好多。

講到養肝,不得不提大敦穴同曲泉穴嘅配合。大敦穴係肝經嘅井穴,有醒神開竅嘅作用,而曲泉穴就係合穴,可以補益肝腎。我試過連續一個月每晚泡腳後按呢兩個穴位,成個人嘅精神同睡眠質素都改善咗唔少。中封穴就比較少人講,但其實對成日要坐辦公室嘅朋友好有用,可以緩解腳踝同小腿嘅僵硬感。

其實肝經五行穴嘅運用好靈活,可以根據唔同季節同體質嚟搭配。好似而家秋天轉季,就可以多用屬金嘅中封穴嚟調理氣機。記住按壓嘅時候唔使太大力,感覺到有少少酸脹就得,最重要係持之以恆。如果想效果更好,可以配合埋深呼吸,慢慢就會感受到身體嘅變化。

肝経 五行穴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1. 什麼是肝經五行穴?中醫師教你一次搞懂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肝經五行穴」到底是什麼東西,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就是中醫養生裡超實用的穴位組合啦!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跟大家分享,讓你們一次就搞懂這些穴位的奧妙。簡單來說,肝經五行穴就是沿著肝經路線上的五個關鍵穴位,每個穴位都對應五行中的一個屬性,中醫師常常用它們來調理肝氣不順、情緒不穩這些現代人常見的毛病。

先來看看這五個穴位分別是什麼,它們的位置和對應的五行屬性我都整理成表格了,這樣大家比較好記:

穴位名稱 對應五行 位置描述 主要功效
太衝穴 腳背大拇指和第二趾骨頭交接處 疏肝理氣、緩解壓力
行間穴 太衝穴往上一寸半的位置 清肝瀉火、改善失眠
太谿穴 內踝後方凹陷處 調和肝脾、幫助消化
中封穴 腳踝內側前方凹陷處 理氣止痛、緩解經痛
曲泉穴 膝蓋內側凹陷處 滋養肝腎、改善疲勞

這些穴位平常自己按摩也很方便,像是太衝穴可以用大拇指按壓,每次按個3-5分鐘,特別適合下班後覺得壓力大的時候按。行間穴則是用指腹往腳趾方向推,對那種晚上躺床卻睡不著的狀況特別有用。記得按的時候要稍微有點酸脹感才有效,但不要太用力到會痛的程度喔!

中醫師在臨床上常常會根據病人的體質,搭配這些穴位來做針灸或推拿。比如說容易生氣、口苦的人,可能會特別加強行間穴;而經常覺得疲倦、腰酸的人,就會多處理曲泉穴。其實這些穴位不只對肝臟好,連帶影響到消化、睡眠、情緒等各方面,真的是很全方位的養生法寶呢。


2. 肝經五行穴在哪裡?3分鐘找到精準位置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肝經五行穴」到底要點樣搵,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點,3分鐘內就可以精準定位啦!肝經五行穴包含五個重要穴位,分別對應五行屬性,每個穴位都有佢獨特嘅位置同功效。下面就同大家詳細講解,仲會附上表格整理,等大家一目了然~

首先要知道肝經嘅走向,佢從腳大拇指內側開始,沿住小腿內側向上行。五行穴位主要集中喺腳部同小腿位置,按壓時會有明顯痠脹感。建議可以坐低將腳放平,用手指腹輕輕按壓尋找,特別係關節凹陷處最容易搵到穴位。記住唔好太用力,以有感覺但唔痛為原則。

穴位名稱 五行屬性 位置 主要功效
大敦穴 腳大拇指外側,指甲根角旁0.1寸 疏肝理氣,清熱醒神
行間穴 腳背,第1、2趾間縫紋端 清肝瀉火,明目止痛
太衝穴 腳背,第1、2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平肝熄風,疏肝解鬱
中封穴 內踝前1寸,脛骨前肌腱內側凹陷處 疏肝健脾,理氣止痛
曲泉穴 膝內側,屈膝時膝內側橫紋端凹陷處 滋補肝腎,調經止帶

搵穴位時可以先用拇指輕輕按壓大概位置,感覺到有輕微凹陷或者特別痠脹嘅地方就係穴位所在。建議初學者可以對照穴位圖,先用指尖做記號,再慢慢練習手感。記住每個人都可能有少少差異,唔使太執著完全跟足書本位置,最重要係按壓時有得氣感。平時可以每日按揉3-5分鐘,幫助疏通肝經氣血。

肝経 五行穴

3. 為什麼要按壓肝經五行穴?養肝必知好處,這可是台灣人養生必學的秘訣!現代人熬夜、壓力大,肝臟負擔超重,中醫說的「肝主疏泄」可不是開玩笑的。每天花5分鐘按壓肝經上的關鍵穴位,就像幫肝臟做SPA,排毒順氣超有感,連帶改善失眠、暴躁這些小毛病,CP值超高啦!

肝經五行穴其實就是肝經上最關鍵的5個穴位,每個穴位對應不同功能。台灣中醫師最常推薦的是太衝穴,在腳背上大拇指和第二指骨頭交接處,按下去會酸酸脹脹的就對啦!這個穴位特別適合容易生氣、經期不順的女生,按壓時記得搭配深呼吸,效果會更好喔。

穴位名稱 位置 主要功效 適合族群
太衝穴 腳背大拇趾與第二趾骨縫 疏肝理氣、降血壓 壓力大、易怒者
行間穴 腳背第一二趾縫後凹陷處 清肝火、明目 熬夜族、眼睛酸澀
期門穴 乳頭正下方第六肋間隙 調理肝氣鬱結 經期不順女性
章門穴 側腹部第十一肋骨游離端 健脾疏肝 消化不良者
陰包穴 大腿內側膝蓋上方約四指寬 通經活絡 久坐上班族

按壓這些穴位其實很簡單,不用特別找中醫師,自己在家就能做。建議洗完澡後用拇指指腹按壓,每個穴位按30秒到1分鐘,力道要讓穴位有酸脹感但不會痛到皺眉頭。台灣天氣濕熱,很多人肝火旺,按完會覺得胸口悶悶的感覺不見了,連帶頭腦也變清醒。記得搭配喝點菊花枸杞茶,養肝效果更加分!

現在人3C用太多,眼睛乾澀也是肝血不足的警訊。行間穴就是專門對付這個問題的,按壓時可以閉眼順時針揉動,台灣很多眼科中醫師都推薦這個方法。上班族中午休息時按一按,下午就不會一直想點眼藥水啦。穴位按摩最棒的是不用花錢買保健品,靠自己的雙手就能養生,難怪這麼多台灣人愛用這招。

Search

Abou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inter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inter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It has survived not only five centuries, but also the leap into electronic typesetting, remaining essentially unchanged.

Categories

Tags

There’s no content to show here yet.

Social Icons

Gallery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