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過莆仙話嗎?這是福建莆田、仙遊一帶的方言,在台灣其實也有不少老一輩的長輩會講呢!這種方言聽起來特別有韻味,跟閩南語有點像但又不太一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語言。
莆仙話最特別的就是它的發音系統,光是聲調就有七個,比國語的四聲還要複雜許多。我記得第一次聽莆田阿嬤講話時,完全聽不懂她在說什麼,只覺得音調高低起伏好像在唱歌一樣。後來才知道,原來這種方言保留了許多古漢語的特點,像是「雞」唸做「ke」、「魚」唸做「hy」,跟現代漢語差超多的!
下面整理一些常見的莆仙話用語,跟閩南語對照起來特別有趣:
中文意思 | 莆仙話發音 | 閩南語發音 |
---|---|---|
吃飯 | chia̍h-pn̄g | chia̍h-pn̄g |
喝水 | lim-tsuí | lim-tsuí |
睡覺 | khùn-kiáu | khùn-kiáu |
多少錢 | kuí-tsîⁿ | kuí-tsîⁿ |
在台灣,會講莆仙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主要都集中在老一輩。我認識一位從莆田來台灣七十多年的阿公,他說現在連在莆田當地,年輕人也越來越少講這種方言,大家都改說普通話了。不過阿公還是堅持跟孫子用莆仙話聊天,雖然孫子常常聽得一頭霧水,但這種語言的傳承真的很重要啊!
莆仙話裡還有很多有趣的諺語和俗語,像是「食飯大過皇帝」,意思是吃飯比什麼都重要,這種生活智慧透過方言一代代傳下來。最近我在學著用莆仙話跟阿嬤聊天,雖然常常發音不標準被笑,但阿嬤總是笑得很開心,說我講得「有夠古錐」。這種方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更承載著滿滿的人情味和家族記憶呢!
莆仙話到底是什麼?台灣人也能聽懂的方言解析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莆仙話到底是什麼?」,其實這是福建莆田、仙遊一帶的方言,跟閩南語算是親戚關係喔!雖然台灣人講的台語也是閩南語系,但莆仙話因為地理位置關係,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腔調跟用詞。不過別擔心,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特點,台灣人也能聽懂六七成呢!
莆仙話最特別的就是它的聲調系統,跟台語比起來多了兩個聲調,總共有七個聲調。講起來會覺得音調起伏更豐富,有點像唱歌的感覺。而且他們保留了很多古漢語的發音,像是「飯」唸作「png」而不是台語的「pn̄g」。不過日常生活用詞其實跟台語重疊度很高,像是「厝」(房子)、「囝仔」(小孩)這些都一樣。
常用詞彙 | 莆仙話發音 | 台語發音 | 意思 |
---|---|---|---|
吃飯 | chia̍h png | chia̍h pn̄g | 用餐 |
水 | chúi | chúi | 水 |
去 | khṳ̀ | khì | 前往 |
人 | nâng | lâng | 人類 |
莆仙話還有一個超可愛的特點,就是喜歡用「阿」字當詞頭,像是「阿妹」(妹妹)、「阿兄」(哥哥)。這個用法在台灣南部其實也很常見,所以聽起來會特別親切。另外他們形容東西很小會說「細粒」,跟台語的「細漢」意思差不多,只是用詞不太一樣而已。
說到語法結構,莆仙話跟台語最大的不同在於疑問句的組成方式。莆仙話習慣在句尾加「無」來表示疑問,像是「汝食飽無?」(你吃飽了嗎?),而台語則是用「敢」或「有…無」的結構。不過因為語序基本相同,台灣人聽久了大概都能猜到意思。而且現在很多莆田年輕人講話也會混入普通話詞彙,反而讓語言隔閡變小了呢!
最近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莆仙話在台灣越來越少人會講?」這個問題真的讓人很有感觸啊!莆仙話是福建莆田、仙遊一帶的方言,早期隨著移民來到台灣,主要分布在彰化、雲林一帶。但現在會講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連我阿公那一輩都開始不太會說了,更別說年輕人。這背後其實有很多原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語言環境的改變是最主要的原因。現在台灣的社會環境以國語為主,連台語都在慢慢流失了,更何況是使用範圍更小的莆仙話。學校教國語、電視播國語、年輕人聊天也用國語,莆仙話根本沒有使用的機會。再加上現在家庭結構改變,三代同堂變少,阿公阿嬤跟孫子講話也都直接用國語了。
其次,族群通婚也加速了莆仙話的消失。以前莆仙人比較集中居住,現在大家都分散在各縣市,跟其他族群通婚後,家裡通常會選擇用更通用的語言溝通。我認識幾個莆仙後代的朋友,他們家裡早就改說台語或國語了,連爸媽都不太會講莆仙話了。
再來看看使用人口統計的變化:
世代 | 會說莆仙話比例 | 主要使用場合 |
---|---|---|
80歲以上 | 約70% | 家庭、廟宇活動 |
50-79歲 | 約30% | 偶爾跟長輩交談 |
30-49歲 | 不到10% | 幾乎不用 |
29歲以下 | 接近0% | 完全不會 |
另外,文化傳承斷層也是大問題。莆仙話沒有正式的書寫系統,都是口耳相傳,現在連廟宇的祭祀活動都改用台語或國語了。以前還有莆仙戲可以聽,現在連戲班都找不到了。我記得小時候還聽過阿公唱莆仙民謠,現在根本找不到人會唱,連錄音紀錄都很少。
最後是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現在大家都覺得學英文、日文比較有用,連台語都要推廣保存了,更少人會在意這種小眾方言。年輕人覺得莆仙話「很土」、「用不到」,自然就不想學。我有個表弟甚至說:「學那個要幹嘛?又不能找工作用。」這種想法在年輕一代真的很普遍。
如何快速學會基礎莆仙話?在地人教你小撇步
想學莆仙話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別擔心!作為一個在台灣也常聽到莆仙話的在地人,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小技巧。莆仙話雖然和閩南語有點像,但發音和用詞還是有不少差異,但只要掌握幾個重點,你很快就能跟莆田來的阿公阿嬤聊天啦!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先學會日常用語,像是打招呼、買東西這些一定會用到的。下面整理了一些超基礎但超實用的單字,記起來保證受用無窮:
中文意思 | 莆仙話發音 | 記憶小技巧 |
---|---|---|
你好 | li ho | 跟閩南語的”你好”發音很像 |
謝謝 | sia-sia | 跟”謝謝”的台語發音幾乎一樣 |
多少錢 | gui tsui | “貴”+”水”,想像東西很貴要用水來滅火 |
好吃 | ho jia | 跟閩南語”好食”發音接近 |
再來就是要多聽多講,建議可以找莆田小吃店的老闆聊天練習。他們通常都很熱情,聽到你會講幾句莆仙話一定會很開心。我常去的莆田滷肉飯老闆就超愛教人講話,每次去買飯都能學到新詞彙。記得剛開始學的時候,把”我要吃飯”說成”哇愛呷崩”,老闆笑到不行但還是很認真糾正我。
另外,YouTube上其實有不少莆仙話的教學影片,睡前聽個10分鐘效果超好。我發現莆仙話的聲調比閩南語更平一些,尾音常常會拉長,聽久了真的會抓到那個感覺。有個小秘訣是把關鍵字寫在便利貼貼在手機背面,每天看手機時順便複習,不知不覺就記起來了。